节选自《深县地名资料汇编》

后康王城
位于深州城东南23公里处,东傍衡肃公路,以农为主,盛产五谷。
据道光深州志记载:“康王城,在州东南四十五里,俗传宋高宗为康王时,质于金,脱而南奔,曾驻跸于此,故名”。因该村居民以刘姓为大户,故称刘家康王城。又因该村位于陈家康王城(即前康王城)北面,又称后康王城。至今,泥马渡康王的民间故事尚流传甚广。
经考:该村为汉下博县故城遗址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载:更始二年,光武(刘秀)自蓟南奔,至下博城西,惶惑不知所之、有白衣老父在道旁,指曰:“努力!信都(今冀县)为长安守,去此八十里”。即此。后魏时期,下博县迁治于衡水(即衡漳水)北,即今大固显村一带,县城遂废。
前康王城
前康王城,原名陈家康王城,名称来历与后康王城相同。因该村位于刘家康王城南边,又称前康王城。该村陈姓为大户。
西大章
北濒龙治河。
西大章,原名皮桑店。建村于元代以前,后经兵荒马乱,村废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田、张两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,更名为田家大张村。后与高家大张、王家大张合并为一村,因位于刘家大张村(东大章)西面,故又称西大张,书写为西大章。迄今,村民以田、高、王三姓居多。
东大章
明朝永乐年间,刘姓奉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,因西边有村曰田家大张(皮桑店)故以此为背景,并冠以姓氏,命名为刘家大张村,今以该村在田家大张(西大章)东面,又称东大张,习惯书写为东大章。迄今,刘姓为该村大户,余有张、程、李、魏等姓。
该村张姓,系清乾隆年间自村西废岗子(皮桑店)迁入,传为土著户。
蔡园村
北有龙治河。
明初,该村原是一片菜园地,有一蔡姓老汉,在此以种菜为业。俗称蔡家园子。后邢、徐、王、刘等姓相继迁此,逐渐为村落,故以菜园名村蔡家园,简称蔡园村。因衡水县有一南蔡园,故该村又俗称北蔡园。
西吕邑
清初,大吕邑村一部分居民西迁此地另建新村,因当时村庄较小,故称小吕邑。后生齿日繁,村庄发展较快,今已超过大吕邑。村人忌讳小字,以其在大吕邑村西边,自称西吕邑。俗称成习,遂为世人接受。该村李姓为土著,余有王、刘等姓。
大吕邑
大吕邑,原名吕邑庄,相传为古县邑所在地,故名。清初,该村一部分村民西迁另立新村,称小吕邑,该村始称大吕邑。袁姓为大户,还有王、孟、张、苏等姓。
阎家村
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阎氏祖新展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来居,以姓氏得名阎家村。今阎姓仍为大户,余为张、王二姓,均为山西迁民。
高家寺
明朝永乐年间,高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。因该地有座福圣寺,系北齐天保二年(公元551年)建,故因寺而得名高家寺。今寺院久废,仅存遗址。
乔家寺
清朝道光年间,乔姓由衡水县乔家村迁此定居。因附近有座古庙青云寺,系唐天宝二年(公元743年)建,故因寺而得名乔家寺。
据深州风土记载:“青云寺,唐天宝二年建,明成化十五年重修,在深州乔家寺”。今寺久废。
高家铺
自宋元以来,深州通衡水的官道从此经过,并设铺舍,以供驿使食宿,俗称刘村铺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,指姓为村高家刘村铺,简称高家铺。现高姓为大户,余有苗、余等姓。
林家铺
明朝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,林氏祖纲自山东省齐河县林家坊迁此来居,因当时深州通衡水的官道过此,并设有铺舍(刘村铺),故以铺名村林家铺。迄今林姓仍为大户。
赵家铺
自宋元以来,深州通衡水的官道从这里经过,并于此设铺舍,以供驿使食宿,俗称刘村铺,明朝永乐年间,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,以铺得名赵家刘村铺。简称赵家铺。今赵姓已绝。陈、王二姓为大户,清朝乾隆年间自陈家康王城迁。
王家铺
明朝永乐年间,王姓奉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。当时深州通衡水的官道经此,并设铺舍(刘村铺)以通邮递,故以铺为名王家铺。王姓为大户。
前王林
宋元时期,该村与后王林为一村,原名王宁村,后经靖难之乱,俗称燕王扫北。村废。明永乐年间,赵、师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,相邻各建一村,分别叫赵家王宁、师家王宁。清道光年间演化为赵家王凝、师家王凝。今两村并为一村,因在田家王凝南边,俗称前王凝,后世演化为前王林。
后王林
东接武邑县界。
宋元时期,该村与前王林原为一村,统称王宁村。燕王扫北时,村民大部亡绝。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田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,沿用原村村名,并冠以姓氏,称田家王宁。清道光年间演化为田家王凝。今以其在前王凝北面,又称后王凝,书写为后王林。
乔家屯
自汉代起,该地即为屯兵之处,故附近村庄,多以屯为名。明朝末年(公元1644年),乔氏祖乔进、乔福兄弟二人由衡水县乔家村迁此定居,因该地古为屯兵之处,故得名乔家屯。至今村民仍以乔姓为多。
该村原为乔家屯公社驻地,一九七三年迁至后康王城。
杜屯
明朝永乐年间(公元1403一1424年),杜姓奉檄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,因该地古为屯兵之处,故以姓氏得名杜家屯,简称杜屯。杜姓为大户。
张家屯
明朝崇祯年间(公元1628一1644年),张氏祖守忠自山东省泰安州迁此来居。因该地古为屯兵戍守之处,附近村庄多以屯字为名,遂以其姓氏得名张家屯。张姓为大户。
蒋屯
明朝永乐年间(公元1403一1424年),蒋氏家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来居,因该村古为屯兵之地,故以姓氏得名蒋家屯,简称蒋屯。蒋姓为大户。
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bqm.com/747.html